当前位置: 快讯 >
博物馆“静音”是对文化与规则的敬畏
2023-07-10 16:12:53    来源 : 中国妇女报


(资料图)

□戴先任

7月9日,中国国家博物馆官微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称,未经馆方许可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。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,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,报备讲解内容、讲解人员、活动流程、安全责任等材料。

近年来,各地掀起了“博物馆热”,尤其现在暑期旅游升温,“亲子游”、研学游多了起来,一些“网红”博物馆更是“一票难求”,北京等热门旅游城市的各大博物馆,预约难度更是大幅上升。“国字号”的中国国家博物馆,自然更是受到全国游客的青睐,自6月下旬以来,每日参观人数同比均突破近年高峰。

现在旅游消费升级,游客追求沉浸式旅游体验,促进了馆内讲解热。但一些热门博物馆人头攒动,游客摩肩接踵,一些导游占据馆内最佳位置,同时还可能有多名导游拿着话筒滔滔不绝,这就容易造成博物馆内嘈杂不堪、游客拥挤,影响了游客的正常观展,还有可能对馆内文物造成损坏。另外,一些导游为了吸引游客,会在解说词中大量引用未经考证的传闻、野史,容易对游客产生误导。

所以,中国国家博物馆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,是在去除干扰博物馆正常参观秩序的“杂音”,保障广大游客的旅游体验,保护博物馆脆弱而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不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,前不久,故宫博物院也推出一项新规:禁止在展厅内开展自媒体直播、录播活动,在未经博物院允许的情况下禁止进行各类表演、商业性拍摄等非参观游览活动。越来越多的“网红”博物馆加强对参观秩序的规范,是对游客和博物馆负责。通过规范参观秩序,让博物馆成为“文明场馆”。

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“未经许可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”禁令很有必要,但也不能忽视游客对于文化深度游的消费升级需求。博物馆要做好“官方讲解”的工作,更好满足游客的讲解需求,不能让“禁令”误伤了消费者权益。

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瑰宝,我国的公共博物馆是属于所有国人的,但博物馆不是私人的“菜园子”,正因博物馆里的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所有国人的宝贵遗产,更要小心呵护和保护。中国国家博物馆“静音”是为了让“文明发声”。文明参观才是逛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。通过严格规范参观秩序,明确“参观”的边界与规则,能让更多游客敬畏历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规则,这不仅是在保障游客游览体验,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,也有利于提升公众公共素养,提升社会“文化水位”。

X 关闭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3 京津冀变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  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